2163
只是,为了迎接新生,多数企业可能都要经历脱胎换骨的阵痛,他们都准备好了么?光伏新政再加码金太阳大扩容11月10日,包括能源局、财政部在内的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启动年内第二批金太阳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不难发现,施正荣跟张维国在尚德电力的发展过程中,关系非同一般。破产还是拯救?银行、地方政府、股东三方的拉锯战中,吸附在尚德电力的施正荣家族企业慢慢浮出水面,两家企业到底是正常交易,还是利益输送?在尚德电力的生死博弈中,调查亚洲硅业的交易至关重要。
无锡尚德由太阳能电力系统有限公司100%控股,而后者为尚德电力全资子公司,即无锡尚德由尚德电力100%间接控股。谁来拯救尚德除了亚洲硅业之外,施正荣家族在外还有颇多资产。我们决心专注经营并锐意变革。龚学进在其后的采访中否认了国有化的可能性,他在媒体上提出了几种市场化的救助方式,即银行融资、发行可转债、增发股票。银行资料显示,此做法最大的输家是无锡尚德的债权人和无锡当地政府,无锡尚德破产将会丢给政府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处理。
据了解,近期尚德电力总部门口一直聚集有上游企业代表,来向该公司讨要拖欠的货款等。7月30日,尚德电力公告称,其2010年5月的一份涉及6.82亿美元债券的担保被怀疑欺诈。那时,德国这个大经济体还未出台支持政策,投资者认为成本过高拒绝关注,参与者只有胆子大的外行人或行业相关人士。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要牵涉到与城市建设规划、建筑标准协调以及对建筑物进行重新设计改造等问题,这些成本往往是无法明确计算的。企业的危机将银行、政府紧密捆绑,财报触目惊心,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尚德电力负债37亿美元、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赛维LDK负债60亿美元。在谈及这一现象时,杨怀进说,没有人去理性分析这个行业的特点和状况。今年4月,瑞典的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论坛领袖论坛上,瑞典信息技术和能源部部长安娜卡琳哈特指出,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强化财政投入。
投资泥潭如同早期因高能耗、高污染被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诟病一样,光伏行业再度因政府补贴模式非市场化可持续经营等理由被投资机构拒之门外。仍然是大规模引进、疯狂建设,参与者寄希望于终端市场的兴起将库存下移,尽管难以并网的问题仍待解决。
行业状况引发投资人热烈的反省讨论光伏已然成为依赖政府补贴而盛衰的行业,全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几乎都依赖于政府,西方国家的补贴模式是否把行业发展带入歧途?损失惨重的投资人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光伏产业的冷淡态度。2005年,尚德电力敲响纽交所的钟声更是激发国内的热情,此后几年光伏投资呈烈火喷油之势。1999年,杨怀进带着《光伏产业报告》从澳大利亚回国,那时的施正荣还在马丁格林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一位光伏产业参与者说,中国的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只有夏天和冬天,没有四季交替。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积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的光伏工厂。仿佛是一个喘息的中转站企业可以降库存、做低亏损,电站建成后,亦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获得银行的融资。刘文平亦认为,政策的激励还需要细化光伏补贴方案,如具体一度电补贴多少钱。
直至从报纸上读到尚德电力在纽交所上市的消息,他知道天亮了。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弘亚世代副总裁刘文平认为,眼下,外部欧美的双反、内部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加剧了企业的困境。
尚德电力就跌倒在MEMC的长单上。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去年,中国清洁技术领域共披露VC/PE投资165起,涉及金额26.59亿美元。
资本热浪催生出中国30GW(十亿瓦特)的光伏产能,而全球的需求仅25GW。作为推动国内光伏产业市场化最早的呼吁者,杨怀进如今担心的问题是:行业的整合过程如果过于漫长,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大规模企业无法破产,没有竞争力仍亏本销售,找不到出路;还需要更统一规范的政策。大家都凭着简单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利润奇高,投资者蜂拥而来,政府、银行紧跟其后推波助澜。但国内市场的增长弥补不了欧洲市场的损失,产能过剩仍将存在。46岁的青云创投创始人叶东,花了5年的时间将冷板凳坐热,在2001年选择的清洁技术领域时,他一度以给人做顾问来补贴行政开销。3.国家要将用电和上网分开来,不应该强调自发自用,而是要鼓励净上网电量电价政策,这样每个系统将有合理回报,那样就成为投资金融产品了。
一位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总经理称,如果政府再倾向于低于成本的竞争,则不利于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在竞标、建设的过程中,国企雄厚的议价能力也让众多实力不错的光伏企业望而却步。
传统市场的紧缩、技术路线的更替,使投资成为沉重负担。好时候来了,2003年,德国市场开启,中国亦提出了西部广泛利用太阳能计划,2005年,尚德成为第一个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营企业。
尚德在美国的成功上市引发热烈关注,光伏产业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2011年,尚德电力宣布违约MEMC公司的十年合同,支付违约金2.17亿美元。
2.要根据不同光照制定不同的上网电价。行业发展的规模、混乱的程度都超过当初的想象,蜂拥而上的非理性的投资,使经营者忽视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打造,多数公司内部治理很差,许多项目低价中标,实际上是低质量中标。投资者可以投资终端电站项目,到时候,光伏终端大小电站项目会成为金融产品,未来的市场潜力仍然巨大。多晶硅项目的暴利,曾一度被视作淘金者的乐园。
明明2009年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的迹象了,为什么大家还在拼命投资,就是盲目从众心理,说明我们的投资者没有自己独立的分析和判断。等待10月底,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出台一揽子光伏过冬计划,预计投资额度将超过700亿元。
多晶硅原料价格从几十美元暴涨到500美元的状况下,去锁定十年长单,这完全是不合理的思维,我当时就警告团队,这样下去不仅不能找到新利润增长,光伏业务还将成为公司的灾难,毕竟十年的时间太长,市场的变化、技术的更替都未可知,宁可去签价格更高的短单。这个政策将会真正拉动中国经济,如同过去的房地产行业,到时,老百姓都可以自己投资自家屋顶系统。
费尽周折,杨怀进的光伏项目终于被引进无锡,他将施正荣招呼回国,于2001年1月融资成立了无锡尚德公司。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43家多晶硅企业中,80%的企业已经停产。
没有合理的上网电价政策,很难保证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指出,可再生能源未来要想替代传统能源,首先是政府政策的导向,在初期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价格的补贴。如今严冬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银行、政府都没有理性分析这个行业的特点和状况。损失惨重的投资人最先反省,是否从一开始就不该参与这场依赖于政府补贴的虚拟盛宴?为了帮助光伏企业过冬,10月底,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出台一揽子计划,预计投资额度将超过700亿元。仿佛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中的那朵花已传向产业链的最末端光伏电站。
他对施正荣说,我先在国内帮你探路。即便台达电是台湾企业里第一家做光伏的公司,且台湾岛内又严重缺乏多晶硅原料。
国家队统一上网电价的难产,阻碍着中国光伏应用市场规模启动,国有发电集团占据主角地位。地方政府也拉响了号角。
然而,哥本哈根峰会催发的投资浪潮并未就此冷却。2012年,共有11家光伏产业相关企业冲关A股上市折戟,显然,大多机构栽了跟头,退出遥遥无期。